质量基本原则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,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器、强国之基。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质量管理,质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质量,还能提高效率、降低成本、树立企业形象、增强客户信心,扩大市场份额。今天和大家聊下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。 质量的定义:符合用户的利益和需求; 质量系统的核心:缺陷的事前控制与预防; 质量工作的标准:各项工作力求'零缺陷'; 质量成本的衡量:不符合用户要求的总代价。 原则一:什么是质量? 质量即符合要求,而不是好。 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。"好、**"等描述都是主观和含糊的。 一旦质量被定义为符合要求,则其主观才随之消散。任何产品、服务或过程只要符合要求就是有质量的产品、服务或过程。 如果不符合要求,就会产生不符合要求的结果。 原则二:质量是怎样产生的? 预防产生质量 检验不能产生质量 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,不是检验。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不符合要求的挑选出来,而不是促进改进。 检验告知已发生的事情太迟、缺陷已经产生,不能产生符合项。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,包括沟通、计划、验证以及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项的可能性。 通过预防产生质量,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完成,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。 原则三:什么是工作标准? 零缺陷,而不是"差不多就好" 工作标准必须是零缺陷,而不是"差不多就好",差不多就好是说,我们将在某些时候满足要求,或者是每次都符合大部分要求而已。 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,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。 它是一种认真地符合我们所同意的要求的个人承诺。 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,那么,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,我们要较力预防错误的发生,而我们的顾客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。 这是"零缺陷"工作标准的重要意义。 零缺陷管理作为一种心态:事情**次就做对;避免双重标准;决不允许有错误;非常重视预防;只有在符合全部要求时才行。 原则四:怎样衡量质量? 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,而不是指数 指数是把一种不符合项用相关的坏消息进行软处理的方法。 不管怎样,如果我们软化的坏消息,那么管理者将永远不会采取行动 。而通过展示不符合项的货币价值,我们就能够增加对问题的认识。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:当要求没有符合时产生的额外的费用。 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浪费的代价:浪费时间、人力和物资。这是不必要的代价。 以上就是质量管理的四大基本原则。